中金在线 > 财经 > 观点评论

|观点评论

因地施技保护“黑土粮仓”

经济日报

|
  

  当前,吉林、黑龙江等多地综合施策,全面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。中国科学院“黑土粮仓”科技会战前不久也发布《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报告(2022年)》,黑土地保护再次受到广泛关注。

  

  黑土地是疏松肥沃的优质耕地,被誉为耕地中的“大熊猫”,但是东北黑土地经过长期利用,已出现不同程度退化,保护黑土地面临严峻挑战。近年来,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接连出台,2021年又启动了“黑土粮仓”科技会战,黑土地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,保护性耕作面积大幅增加,化肥农药施用量持续下降。然而,黑土地退化尚未被彻底根治。控制黑土地退化,养好用好黑土地,应以因“地”施“技”为核心,以提高对黑土地认知和加强科技攻关为支撑,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、实施机制和政策协同机制,全力推动黑土地保护进入提质增速新轨道。

  

  科学认知是养好用好黑土地的前提。东北黑土地在气候条件、地理分布、土壤类型等资源禀赋上具有复杂性,在肥力水平、利用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,退化程度及退化原因也各不相同,如水蚀风蚀造成水土流失会使土层变薄,缺乏有机物质输入等掠夺式经营方式会导致黑土地变瘦,粗放耕作方式等会使土壤变硬。不同黑土地治理方向也不同,例如,松嫩平原黑钙土区治理以土壤增肥和消除犁底层为主,辽东丘陵暗棕壤区以固土培肥、预防低温冻害为主等。全面把握黑土地不同地域特点,有针对性探索治理黑土地技术,才能真正有效保护黑土地。

  

 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黑土地保护法明确提出,坚定向科技找答案、要方法。如何围绕保护性耕作、地力培育、土壤退化防控等方面,开展科技攻关与农机装备研发,破解土壤退化技术瓶颈,形成一批针对性强、效果显著的黑土地保护技术和模式,是黑土地保护的关键。

加载全文
加载更多

精彩博文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