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金在线 > 新股 > 新股要闻

|新股要闻

渤海证券IPO接证监会42问,经纪份额逐年下降,高度依赖自营,高管频繁变动…哪一项最是“硬伤”

财联社 佚名

|
  财联社5月23日讯(记者杨卉)谋求主板上市近6年的渤海证券,在2021年12月提交IPO申报后,近日收到了证监会的反馈意见,其中涉及42项问题。此次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。
  渤海证券注册地在天津,注册资本80.37亿元,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天津兴业信托投资公司与天津市证券公司撤并而来;2008年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。公司控股股东为泰达国际,直接持股比例26.96%。公司实控人为天津国资委,实控人通过泰达国际等14家企业间接持有渤海证券63.28%的股份。
  近年来渤海证券总体业绩排名靠居于行业中游水平。其中2018及2019年度表现较好。2018年度营业收入、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较上年分别上升30.70%、35.72%和41.25%;2019年上述三项数据更是高达70.34%、100.95%和99.36%。
  但2020年度,各项业绩增速放缓。营业收入增速降至8.63%。到了行业普遍增收的2021年度,渤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0.07亿元,同比增幅仅1.72%,营收增速进一步降低。但同期实现净利润18亿元,增幅达到62.74%。
  从收入结构来看,渤海证券是以自营投资业务占大头,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4.19%和19.42%,合计占比近八成。
  梳理渤海证券的上市历程,要追溯到5年前。根据证监会网站披露,渤海证券于2016年10月与光大证券签约,接受IPO辅导;2021年12月预披露招股说明书;2022年5月20日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。在该反馈意见中,证监会对渤海证券提出了42个问题,重点涵盖了规范性、信息披露及财务会计资料等三方面。
  股权质押比例过高,或成硬伤
  在规范性方面,证监会反馈意见共19条,涉及公司历史沿革、相关方关联关系、股权质押情况、经营资质、重要子公司、经营场所、违法违规行为、重大诉讼、会计准则、经营情况、业务及管理费等方面。
加载全文
加载更多

精彩博文
×